2024年12月13日,由殷墟博物馆主办,小象汉字承办,安阳市三叠层博创文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殷墟日历2025》发布会,在殷墟博物馆拉开帷幕。
殷墟博物馆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馆长赵清荣,我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殷墟博物馆履行副馆长何毓灵,殷墟博物馆副馆长郭卫士,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部副研究员、海宁王国维研究会参谋、王国维先生的后人王亮,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考古学博士崔宗亮,小象汉字主办人、主编刘良鹏,安阳新华书店总经理郭辉及安阳殷墟国际文明遗产维护办理委员会、市级文博单位等共60余人到会发布会。
赵清荣馆长为本次发布会致辞。赵馆长介绍说此次精心准备的《殷墟日历2025》,不仅是一本日历,更是一份文明邀约,希望它随同群众敞开2025年的晨曦暮霭,使每日翻阅成为接触前史温度、罗致文明滋补的关键,让商文明于日常点滴里鲜活存续,融入时代精神长河,引发心底那份对华夏根脉的深重留恋与看护热忱。
郭卫士副馆长表明,殷墟文物品种十分之多,从内容甄选伊始,编纂团队便遵从苛刻规范,秉持“经典性、多元性、故事性”原则挑选材料。除了有甲骨文、司母戊鼎这类标志性珍宝,还深化开掘许多不为人知却独具价值的文物故事。
刘良鹏代表出品方进行了共享。他论述了团队怀揣对汉字文明与殷商文明的敬畏之心,与殷墟博物馆携手,历经材料整理、构思构思、重复打磨等许多环节,才将这本匠心独运的日历雕刻成型。刘良鹏也特别致谢了日历的出书方我国中福会出书社在出书过程中的专业、高效。
“甲骨四堂”王国维的后人王亮对此次日历的发布表明祝贺。未能亲临现场的罗振玉孙女罗琳及刘鹗曾孙刘德隆也送来了祝愿。
随后的嘉宾对谈环节将现场气氛面向高潮,殷墟的开掘一直在进行中,常在考古一线的何毓灵为大家伙儿一起来共享了殷墟考古的最新效果,咱们期待着与这些宝贵的效果能够在年年都会移风易俗的《殷墟日历》中碰头。
“本来看到的是《故宫日历》等其他博物馆日历,今日总算看到咱们的《殷墟日历》了,制造精巧、内容丰富而厚重,咱们最新出土的一些文物在日历里也有所表现。”
我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毓灵说,“3000多年前的商朝时期就有日历了,甲骨文记载的历法,还能够被视为我国最早的日历方式。《殷墟日历2025》的出书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崔宗亮则共享了在殷墟之外全国关于商文明考古及出土文物的现状及效果。一众学界大咖围坐论道,环绕“从文字知殷墟,从殷墟看我国”主题各抒己见,为世人出现一场常识与才智交错的学术盛宴。
王亮介绍说王国维先生当年想来殷墟,但因故没来成。王亮说这次是他第一次来安阳,来殷墟,也是帮祖先完成了愿望。《殷墟日历2025》制造精巧、学术谨慎,足可安慰先贤,能继续出书下去,成为一个撒播长远的文明品牌。
殷墟博物馆还向从前服务考古学者董作宾、郭宝钧等人第一次殷墟考古开掘的其时小屯村村长张学献的后人,殷墟甲骨文出土史馆馆长张四平,副馆长张栋梁,王亮现场赠送日历,问候殷墟百年考古,问候殷墟考古人。
整本日历装帧规划以商朝高度发达的青铜器为蓝本,奇妙地将青铜艺术的共同魅力融入其间,精准再现了国之重器那令人赞赏的厚重质感,收成在场嘉宾的共同好评。
刷边版晋级亮点:封面触感膜、烫金明信片、精品瓦楞纸包装盒、三面刷金边、柔软内文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