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之动——王伟平&张宜适意著作展”自开幕以来,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许多酷爱书画的观众,都前来感触两位画家的艺术魅力。这次展览之所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除了著作本身的魅力之外,也和展馆的安置,著作的布展规划有很大的联系。信任许多观众走进展馆后,看到角落里的观赏石,以及各种盆景花卉,都会平添一种雅兴。
布展的规划,看似往常,但也能制作一些雅趣。拿张宜先生的这组人物画来说,我们感触到这面墙的感染力了吗?
原本,这面墙的安置没有通过故意的规划,但张宜先生在布展现场提出一个计划,从右侧开端,六尺大幅著作为一组,紧跟着两幅人物小品为一组,然后,4幅四尺对开著作一组,最终,8幅六尺长条著作一组,从数量上,呈现出一二四八这种递进的增加,这样的安置,才有意思。下面是全景,我们感触一下。
尽管这面墙只要15幅著作,但通过这种有规划感的摆放,营造出一种无穷无尽的即视感。在观展者眼里,从最初的六尺人物,衍生出后边的几组,而8幅长条著作也不是止境,后边似乎还有十分多形态万千难以计数的古装人物,在脑海中显现。
关于优异的艺术家来说,处处存在美,处处能够挖掘出美。书画著作的意境,不仅仅限制在画笔之下,也体现在陈设和摆放上。布展也有无尽的学识,也有无尽的意趣,就看你能不能发掘出来了。